壹方案 > 方案范文 >

清明节扫墓执行方案

时间: 新华 方案范文

方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施,因此要注意方案的可操作性,确保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可行。写好清明节扫墓执行方案不是那么简单,下面给大家分享清明节扫墓执行方案,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扫墓执行方案篇1

一、活动背景:

清明节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具人文历史的节日,人们在清明怀念逝者,祭祀祖先,缅怀烈士。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引导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举办此次清明扫墓活动,希望借扫墓之际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此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二、活动目的:

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传统精神。在活动中熏陶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从而加强社联各个兄弟协会的团结交流,为以后的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活动主题: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

四、主办单位:新华学院社团联合会

五、承办单位:_

六、活动形式

1、活动时间:20__年__月__日

2、活动地点:大蜀山烈士陵园

3、活动对象:新华学院各社团

4、活动负责人:

七、活动流程:

1、在学院宣传,鼓励同学积极参与。

2、月日(周日)早上(时间)校大门集合签到,清点人数并交代注意事项。完毕之后出发。

3、全体同学步行到烈士陵园,检查人员是否到齐。然后由负责人带队,并有相关人员负责安全。

4、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献花圈,为烈士致辞,并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向烈士鞠躬致敬。

5、给队员们一些自由参观的时间,等到(时间)准时到指定地点集合,再次签到,看人员是否到齐,(时间)准时离开并返校,到校后再一次清点人数是否到齐。

6、返校时通知参与协会写两篇感言,并且在规定期限内交到社联处。

八、活动注意事项:

1、烈士墓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到烈士举行祭扫活动,要穿着整洁。

2、墓地是英灵的安居之所,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

3、在墓地范围要内维恭维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在参观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时保持安静,有秩序,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素质。

4、注意卫生不能在陵园内乱吃零食,乱丢垃圾;不能在墓地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和公共设施。

5、如果早晨临时不能到的,请及时向负责人说明,以免耽搁行程;途中如有事离队要向负责人说明,得到许可签退后方可离开,且离队后的安全问题由本人负责。

九、经费预算:队旗元,花圈元.

十、活动需要:队旗一个,校服,相机。

活动期间食物饮水自备。

清明节扫墓执行方案篇2

「设计背景」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__传统节日20___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虽然热切盼望清明小长假,但据调查不少青少年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他们认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扫墓则是出游的幌子,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他们知之甚少。针对他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实践而召开主题班会。

意借此祭奠先烈、先人、先贤之活动,引导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向革命烈士学习,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从小树立服务意识,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活动目的」

1、借此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过一个有积极意义的清明节。

2、借此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借此活动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活动准备」

1、江临烈士图片与故事清明节习俗活动片段,爱国电影片段、等资料。

2、课前搜集整理清明节有关知识、资料、图片等。

3、学生自编自演节目的演练,表演道具的制作。

「活动过程」

1、整队、出旗、唱队歌。

2、开场词: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作为我国的法定传统假日,有着其悠远的文化内涵。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快到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了,为了更好的开展这次活动我们举办了这次班会。出示主题:走进清明亲近传统。

3、清明节简介。(多媒体展示图片)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4、清明节的由来。

(学生自编自演)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介绍: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5、清明节习俗。

(学生介绍)荡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两名学生边表演边解说)蹴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结合图片介绍)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小品表演植树与护树)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称为“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手拿风筝介绍)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犹如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播放图片影像)清明祭祖扫墓:清明祭祖不可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助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业基础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体现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扫墓祭祖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生命原本的认识,让每个生者都牢记自己身世的渊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脉络。总之,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6、传承清明传统。

结合实践活动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突出“扫墓踏青”活动。

(红色宣传员讲述曹江临烈士的革命故事)观看“苏皖一大会址”图片,走进革命烈士墓,缅怀“曹江临烈士”,了解烈士的革命故事,传承烈士的精神,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

模拟祭扫烈士现场:奏哀乐,全体学生默哀1分钟表达自己对先人及烈士的悼念,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颂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7、诵读清明诗歌。

全班诵读:《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男生诵读:《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女生诵读:《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一小组诵读:《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第二小组诵读:《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第三小组诵读:《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第四小组诵读:《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8、活动小结。

以小组为单位,用一分钟演讲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上完本节主题队会后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受。

9、辅导员讲话。

10、呼号。

11、退旗,宣布活动结束。

12、活动拓展。

清明节扫墓执行方案篇3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热情。我校决定4月1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安排如下:

一、参加对象:高一全体学生

二、集合时间:

早晨7:40在田径场集中

早晨7:50出发

三、行动方式:步行

四、带班分配:

09数控:__

09机械:__

09模具:__

09电工:__

09电信:__

09财(1):__

09财(2):__

09动(1):__

09动(2):__

09园(1):__

09园(2):__

09创新:_

五、注意事项:

1、班主任必须及时上报学生到位情况。

2、在班主任及跟班老师的带领下出发,前后各安排老师一名。跟班老师没有特殊原因必须跟队步行来回,严肃工作纪律认真管理。

3、学生统一着校服,佩戴校牌。

4、来回路途中行两路纵队,靠右行走,禁止在路上追打、推掸。

5、没有特殊原因不得无故缺席、请假。不得未经班主任同意善自离开队伍或者善自在樟村买东西。

6、到会场时,注意听从在场人员的安排,不得大声喧哗。

7、注意文明礼貌,不得吃零食乱扔垃圾。禁止使用手机及音乐播放器,集中时要听从号令。

8、领导讲话不得鼓掌、叫好。

9、各位同学、老师不得着鲜艳的`服饰,使用颜色鲜亮的雨具等。

10、大力提倡互帮互助意识,各班同学要相互协调,努力完成这次扫墓活动。

清明节扫墓执行方案篇4

一、活动背景:

清明节是二十四个节气中人文历史的节日,人们在清明怀念逝者,祭祀祖先,缅怀烈士。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引导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当中的学生团员党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举办此次清明扫墓活动,希望借扫墓之际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此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二、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扫墓活动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我们献身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使命感,使我们自觉的投身到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活动主题:缅怀英勇先烈弘扬革命精神

四、活动时间:____年4月5日

五、活动地点:烈士陵园

六、活动参与人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

七、活动主办: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活动的负责人:祝文龙

八、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

①通过内部例会宣传活动,告知活动内容;

②通过飞信、短信、电话等方式通知活动详情,统计参与人员信息;

③安排人员提前一周前往烈士陵园熟悉路线及环境为正式活动做准备;

④提前搜集烈士陵园相关资料,并张贴条幅;

活动流程:

1.、在学校邮局门前召集参与人员,清点人数,作好记录;(7:00~7:20)

2、组织队伍有序进入烈士陵园;(9:30~9:35)

3、部长带领大家一起前往烈士纪念碑祭拜先烈;(9:35~9:50)

a)整理队伍,全体安静,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b)代表向烈士敬献花圈;

c)全体默哀1分钟;

d)由祝文龙带领全体人员宣誓;

e)全体人员依次向先烈敬献花朵,敬献完后回到原位置;

f)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全体合影留念;

4、集合队伍,清点人数;(11:00~11:05)

九、活动注意事项:

1、烈士墓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到烈士举行祭扫活动,要穿着整洁。

2、墓地是英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

3、在墓地范围要内维恭维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在参观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是保持安静,有秩序,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素质。

4、注意卫生不能在陵园内乱吃零食,乱丢垃圾;不能在墓地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

5、如果早晨临时不能到的,请及时向负责人说明,以免耽搁行程;途中如有事离队要向负责人说明,得到许可签退后方可离开,且离队后的安全问题由本人负责。

十、活动的经费

单价(元)数目总价

条幅5合计10米50

花篮,小白花50,2.52,20100,50

车费520100

共计300元。

清明节扫墓执行方案篇5

一、活动名称:

清明节扫墓活动

二、主办单位:

河南大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三、参与单位:

河南大学各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四、活动时间:

4月3日—4月10日

五、活动地点:

__市烈士陵园

__纪念馆

六、活动背景: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扫墓,祭拜古人的文化风俗也仍为广大中华儿女传承。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了祖国伟大事业抛头颅撒热血的革命先烈以及在新时期涌现出的一系列英雄人物,他们所代表的的精神价值也越来越固定成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影响着现代的人们。

河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引导下,在“明德新民至于至善”的校训的鞭策下,秉承“让爱心永驻校园,用真情服务社会”的宗旨,特开展此项活动。

七、活动主题与口号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八、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工作

(1)4月1日—4月3日,实践部负责联系__市烈士陵园和__纪念馆的相关事宜,并规划出志愿者出行的路线和活动内容。

(2)办公室负责购买花环及其他活动当天的相关物资,并做好资金预算和物品登记工作。

(3)宣传部对于此次活动进行追踪报道,及时以展板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并与校内媒体联系给予关注。

(4)组织部做好活动当天出勤志愿者登记工作。

2、烈士陵园扫墓

活动时间:4月4日(星期五)清明节当天

活动地点:__市烈士陵园

负责人:韩景龙

参与人员:志愿者

活动过程及要求:

(1)上午9:30,参与志愿者在大礼堂前集合,由负责人韩景龙进行简单培训,内容包括各项注意事项。

(2)十点整从学校出发前往__市烈士陵园。

(3)到达地点,举行仪式,内容包括:脱帽、敬献花圈、默哀一分钟、领导作主题讲话、文化馆或烈士陵园负责人介绍英雄事迹、代表发言、列队参观烈士陵园

(4)仪式结束后,组织全体人员在陵园进行清扫活动,结束后统一返校。

(5)活动结束后,负责人上交活动总结。

3、参观__纪念馆

(1)以院为单位,分批组织志愿者前往__纪念馆。

(2)做好志愿者活动登记,并上交活动总结。

九、活动要求

1、所有参与志愿者在或哦的那个期间要保持活动的肃穆性,不得追逐打闹或做其他任何与现场氛围不符的事情。需穿深色衣服。

2、志愿者在活动期间服从命令,统一指挥。

3、志愿者在活动期间注意自身安全。

清明节扫墓执行方案篇6

一、活动主题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争做高素质的当代中学生”

二、活动目的

1、告诫新时代的学生勿忘国耻,在和平时期仍应弘扬和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舍己为国的精神;

2、增强同学们爱祖国,爱人民,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信念与决心,同时使同学们融入到集体中,培养互相协作的能力,共同进步;

三、活动地点:闽中革命烈士纪念碑

四、活动时间:20__年4月1日下午

五、参加人员:七年级师生、校团委委员

六、活动准备:校旗团旗花圈喇叭医疗物品相机

七、活动程序

主持人宣布:莆田第三中学清明祭扫活动现在开始

第一项:全体立正(主持人解说)

第二项:向烈士献花圈

第三项: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第四项:学生代表献词

第五项:聆听革命英雄故事;(请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讲解)

第六项:学校领导讲话

第七项:七年级同学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

第八项:近前瞻仰纪念碑、祭扫陵园,参观陵园。

第九项: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返校。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按时集合(下午2:00集合,活动2:10开始从学校出发步行至闽中革命烈士纪念碑);

2、集体活动,安全第一;

3、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4、遵守队伍纪律,不得擅自离开队伍;

5、统一穿校服,佩带白花,行为大方;

6、在校外注意个人仪表形象,不做影响学校声誉的事;

7、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8、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

清明节扫墓执行方案篇7

一.8:00扫墓动员

14号早上8:00在学院主校道集中点名,作活动开展前总动员,安排议程,并强调安全和组织问题.8:10准时上车出发.

二.9:00扫墓开始

1.在烈士墓碑前集队

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3.奏国歌

4.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

5.学生代表发表讲话,介绍先烈英勇事迹

6.集体绕烈士墓碑一周

三.游园活动

有组织地参观陵园风景,并进行开放开放班级之间交流活动.

四.11:30准时集合回校.

后勤准备工作

一.联系院团委,系领导,请示活动指导思想,为安全起见请求学院派校车对学生进行交通接送;这次活动是由班级团支部组织,为了让活动更具组织性因需团委赠予团旗.

二.对陵园的实地考查

1.联系陵园负责人,了解扫墓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2.对活动时间作大概估计,以便安排议程

三.制造花圈(材料的准备工作)

四.经费预算

1.参加人员共60人,每人预收5元,共300元

2.门票3元一人,共180元

3.制造花圈(双面胶,浆糊,白纸,花纸,铁条,笔,黑水......)约需100元

4.20元为互动资金

五.准备相机,录音机,话筒

六.制定应急方案,如因天气影响对活动进行临时更改。

63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