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方案 > 策划方案 >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

时间: 新华 策划方案

方案中需要建立反馈和调整机制,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如何写出优秀的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1

老师通过讲述故事、欣赏图片、观看节日相关的视频,引导幼儿追溯端午习俗由来,讲述屈原的故事。知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五为端午节。

全国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各地的人们在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拴五色丝线辟邪等风俗习惯。帮助幼儿形成更多的求知欲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

(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正在进行的活动是划龙舟比赛)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通过一个个提问来渐渐步入活动的目标。

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说一说,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并积极引导)

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可引导幼儿说说对屈原故事的理解,为总结打好基础)

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

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

3、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活动一:《我知道的端午节》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讨论等形式,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丰富相关经验。

2、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

[活动建议]

1、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2、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

3、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活动二:《包粽子》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在熟悉包粽子过程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表演。

2、能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

2、幼儿观察过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过程。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激发创编兴趣。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指导语: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2)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包粽子的过程。

指导语:这段音乐表现了包粽子的过程,怎么包呢?我们听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2、迁移包粽子经验,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

指导语: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现洗叶?用什么动作表现装米?

3、尝试随音乐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1)听音乐自由匹配动作。

(2)交流随音乐表演时的经验与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动作。)

(3)听音乐,完整进行表演。

活动三:《自制香包》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尝试用针缝的方法制作香包,感受自制香包的快乐。

3、知道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注意用针的安全。

[活动准备]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针、线等)。

2、幼儿已有刺绣经验。

3、民间音乐。

[活动过程]

1、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激发自制香包的兴趣。

指导语:什么叫香包?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包?

2、讨论、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研究制作香包的方法步骤。

指导语: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样使用这些材料来做香包?

(2)讨论做香包的注意事项。

指导语:做香包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包。

4、把做好的香包挂在胸前,互相观赏,体验自制香包的快乐。

活动四:《折纸粽》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探索折纸粽的方法,尝试用长条纸通过反复折叠的方法制作粽子。

2、在共同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活动准备]

1、各色长条纸若干。

2、已经折好的大纸粽。

3、折纸粽步骤图。

[活动过程]

1、观察大纸粽,激发折纸粽的兴趣。

2、探索折纸粽的方法。

(1)猜测纸粽的制作方法。

(2)展开纸粽,观察折痕,讨论折纸粽的方法。

(3)借助步骤图,整理折纸粽的经验。

3、折叠纸粽。(引导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通过看图示、观察小朋友制作等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

4、将幼儿制作的纸粽用针、线串在一起,布置环境,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五:《热闹的赛龙舟》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活动,感受龙舟竞赛齐心协力、相互竞争的紧张、热烈氛围。

2、大胆地用语言讲述赛龙舟的精彩场面,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观看过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2、赛龙舟活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自由结伴交流赛龙舟的情景。

指导语:你们看过赛龙舟吗?请小朋友们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2、观看赛龙舟的录像,讲述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1)观看赛龙舟录像,感受龙舟竞赛齐心协力、相互竞争的紧张、热烈气氛。

指导语: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觉?

(2)观看录像片段,讲述参加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情。

指导语:人们是怎么赛龙舟的?他们的姿势、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3)观看录像片段,讲述两岸观众呐喊助威的热烈场面。

指导语:现场的观众是怎样为选手们加油的?

(4)交流自己的心情与感受。

指导语:看到这样的场面,你的心情怎么样?你觉得怎样才能在赛龙舟中取得好成绩?

3、拓展讲述,了解赛龙舟已由传统民俗活动逐步变成国际性的体育文化活动。

指导语: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赛龙舟?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喜欢赛龙舟?

活动六:《龙舟竞赛》

主要涉及领域:健康、社会

[活动目标]

1、探索用身体的不同部位着地并能与同伴共同使“龙舟”向前移动的方法。

2、体验多人用身体组成“龙舟”进行游戏的快乐,感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观看过赛龙舟的场面。

[活动过程]

1、回忆赛龙舟场面,激发活动兴趣。

2、探索多人组成“龙舟”,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使“龙舟”向前移动的方法。

(1)探索两人结伴组成“龙舟”前进的方法。

①自由探索两人组成“龙舟”前进的方法。

②交流经验,讨论两人合作组成“龙舟”,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使“龙舟”向前移动的方法。

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龙舟”前进。

(2)探索多人合作组成“龙舟”前进的方法。

①迁移两人合作经验,尝试多人合作组成龙舟前进。

②交流经验,讨论使“龙舟”加快速度前进的方法。

③再次尝试,体验协调一致的重要性。

3、游戏:《赛龙舟》。

活动七:《一起过端午》

主要涉及领域:综合

[活动目标]

1、通过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端午节的相关经验。

2、在“大带小”活动中,增进关心弟弟、妹妹的情感,体验与弟弟、妹妹共度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搜集端午节的资料并布置环境。

2、师幼共同准备端午知识竞答题、龙舟拼图、端午食品头饰等。

3、师幼共同准备才艺展示节目。

4、端午美食。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话题。

2、大班、小班幼儿混合编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组,交代活动规则和要求。

3、才艺展示及游艺竞赛活动。

(1)情境表演:《端午节的传说》。

(2)以新编小组为单位开展知识竞答:

①端午还有哪些名称?

②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③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吃粽子?为了纪念谁?

④端午节挂“五端”,是哪“五端”?

⑤端午节吃“五黄”,是哪“五黄”?

⑥端午节,人们为什么给小孩子带五色香囊?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如:包纸粽子比赛、拼龙舟竞赛等)。

(4)幼儿才艺表演活动。

4、“大带小”端午美食品尝活动。

二、巧手包粽子

端午食粽是我国流行范围很广的传统习俗。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老师在活动中先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并示范包粽子的方法,然后指导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包粽子,耐心指导每一个步骤:一折叶,二盛料,三压实,四包好,五扎绳……

包粽子活动不仅让幼儿体会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让幼儿们直观了解端午节,丰富生活经验。

特别提醒:粽子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多吃,因为粽子是由糯米做成,不易消化,小朋友消化能力差,不小心吃撑了容易伤着脾胃哦!

三、端午赛歌会

在赛歌会朗读前,教师组织幼儿观看视频、图片,认识艾草香、粽叶、七彩线等,了解有关端午节的习俗。赛歌会朗读中,让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关端午节的儿歌,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

小班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中班

端午节,艳阳照;

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

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

纪念屈原永记牢。

大班

端午花,红又红;

摘朵鲜花送金龙。

端阳端阳,粽子粽;

拿个粽子塞龙洞。

龙戴鲜花吃粽子,

吃饱粽子回龙洞;

不要伤害屈原老公公。

四、赛龙舟接力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不仅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团结、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和理念。

游戏规则

老师事先设计好龙舟游戏,提前准备好龙舟游戏道具,可以选择在操场上进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赛龙舟,从小班开始开始绕障碍前行接力,教师发口令,接力赛开始,小班传中班,中班传大班。

期间按照班级“龙舟”前进速度,组织幼儿喊着整齐的口号,齐心协力往前划,最后选出若干优胜班,并给孩子们颁发小奖品。

五、《伟大的屈原》舞台剧表演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一般情况下家长和老师都会给孩子普及一些简单的端午节常识,包粽子吃粽子大家都知道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那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吗?今年端午幼儿园可以组织编排一台舞台表演剧,让家长和幼儿在表演中真正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服装准备:古代服装(教师自行设计)

道具准备:教师根据园里舞台环境自行设计场景、三个箱子、两块白璧(用白色纸自制)、自制纸粽子若干、“活动寓意”打印并粘贴出来。

音乐准备:《悲歌》、《离骚》、《离骚》诵读

角色人员:旁白、屈原、楚怀王、秦王、张仪、子兰、靳尚(楚国大臣)、楚国王后、家丁、婢女、渔夫四人(建议分年龄段拆分表演,可以小中大班的孩子都能参与进来)。

活动过程:

第一幕——设计

张仪:(急匆匆走上)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秦王:(疑惑)什么事?

张仪:据臣所知,屈原得到信任,楚国朝内很多人对他不满!他们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现在楚怀王已经对屈原不满了。臣只要略施小计,便可除去屈原。

秦王:太好了!他让本王一统天下的大业泡了汤,这下可以除掉他了!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秦王、张仪齐声大笑,退场)

旁白:第二天,张仪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楚国,着手实施他们的罪恶计划。……

第二幕——碰壁……

第三幕——收买……

第四幕——离间……

第五幕——投江……

活动寓意

很多家长和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但是屈原究竟为什么投江很多人都还是不清楚的。通过这个故事讲解,使参加本次活动的家长和幼儿清晰地了解伟大屈原的故事,从而能够更深地体会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深刻意义。

六、结五丝,做香囊

活动方式

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制作香包,也可以派分给每个家庭作为家园合作小任务。给每个小朋友或家庭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

新意之处: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在于让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幼儿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幼儿天真烂漫的个性。做香布袋。

七、手绘端午

小朋友的眼中端午节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哪些好玩有趣的东西?有什么样的民俗?动手画一画吧!

用绘画表现端午节的快乐,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鼓励幼儿将端午节时印象最深或最快乐的事画下来。最后,老师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交流过节的感受。

八、端午挂艾草

活动形式:亲子互动式

参与人员:小、中、大班幼儿及家长

活动准备:每个班人手一份艾草或菖蒲、蒙眼布

活动流程

1、教师简单介绍艾草和菖蒲以及它的寓意。

2、然后引导全班家长及幼儿玩游戏“盲人摸象”。摸对的幼儿和家长就可以到教师处领取一束艾草或菖蒲做为奖品。

3、在离园后,家长可带着幼儿把艾草插在自家或别家门口。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2

活动目的:

通过春游活动,让小朋友们到大自然中领略春天的美景,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开展感恩大自然的活动,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时间:

20__年__月__日(星期)

活动地点:

小班:时代广场

中班:观赏园

大班:体育场

人员:教师及保育员共52人,学生659人

春游领导小组及应急小组

1、领导小组组长:

职责:对活动中出现的不安全事故进行紧急处理,视事故轻重,必要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报告

2、副组长:

职责:协助组长做好活动组织工作和事故处理工作,并随时做好汇报工作。

3、小组成员:

职责: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施。

各年级组组长:

大班:

中班:

小班:

职责:

⑴安排本年级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⑵全面了解本年级各班幼儿活动情况,活动结束后向蔡群园长及时汇报。

(各班幼儿由本班主任、配班教师和保育员共3人负责)

4、医疗保障组:蔡玉萍

职责:为事故现场提供急救必需的交通工具及水、药品、食物、应急器材等。

5、园外联系汇报组:廖金莲

职责:视不同事故及时报警(火警119、意外暴力110、交通事故122、急救中心120)

6、园内联系汇报组:胡汉生

职责:负责把事故发生发展情况报告总指挥,联系相关学生的家长。

秋游活动路线:

小班秋游路线:幼儿园——解放桥——步行街——时代广场。

中班秋游路线:幼儿园——农机局——小水电——老车站过马路——观赏园。

大班秋游路线:幼儿园——坝上桥——西门小学——体育场。

活动注意事项:

1、全体领导和教职工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个幼儿的安全负责。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安全管理,确保外出活动万无一失。

2、出发前要集队做好安全教育及宣布活动安排。各班清点人数上报分管领导处。

3、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请家长配合学校向幼儿进行有关安全教育。

4、到达目的地后要组织和开展活动,不要随意“放羊”。

5、教育幼儿不要到危险的地方玩耍,特别是山水及偏僻的地方。

6、分散自由活动时,要求幼儿三五成群,不要个别行动,教育幼儿发现问题或发生事故时要及时报告,老师要加强巡视,分管领导要做好监控,发生事故要采取应急措施。

7、家长来接孩子老师要求家长出示接送卡才能让家长接走孩子。未持卡接孩子要及时登记。

8、活动结束要在规定的地点按时集中,清点人数,待幼儿全部安全接走后由班主任上报给本年级组长,老师才能离开。

9、各班班主任要带好本班幼儿情况登记表,必要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10、请交警队派交警分别在老车站十字路口、禺客隆十字路口、西门准转盘,协助老师让幼儿顺利到达目的地。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3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难点);

准备:b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过程:

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一种粽子?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五、活动结束(播放背景音乐,游戏退场)

师:端午节的习俗还有许许多多,你们喜欢过端午节吗?假设今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也来庆祝一下吧。你们想按哪种习俗过端午节?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4

设计意图

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菖蒲、塞龙舟、吃粽子等,其中端午节吃粽子,更是常见的传统习俗。为了让幼儿了解这一传统的节日,我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的同时,还学习用彩泥做出不同形状的粽子。

活动名称

端午节的粽子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有不同种类、形状。

2、学习用搓、捏、压、团,做出不同形状的粽子。

3、体验中国民族节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的形式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什么节日要吃粽子?

——你们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粽子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

二、幼儿学“包”粽子。

——今天,我们用彩泥来做粽子好吗?怎么做呢?

1、幼儿观察讨论做粽子的步骤。

2、幼儿用彩泥自由的搓、捏、压、团,做出不同形状的粽子。

3、尝试用绳子__粽子。

三、幼儿制作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四、分享,欣赏作品。

1、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制作的粽子。

2、感受节日带来的气氛。

活动反思

活动在幼儿的谈话中拉开序幕,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自己见过的粽子,到请幼儿动手做粽子时,幼儿都跃跃欲试,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欢的粽子,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但是可能由于示范做粽子的步骤没有讲清楚,以至于有的幼儿做出来的粽子不太像,还有就是给粽子绑绳子对幼儿来讲比较难。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探索折纸粽的方法,尝试用长条纸通过反复折叠的方法制作粽子。

2、在共同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活动准备】

1、各色长条纸若干。

2、已经折好的大纸粽。

3、折纸粽步骤图。

【活动过程】

1、观察大纸粽,激发折纸粽的兴趣。

2、探索折纸粽的方法。

(1)猜测纸粽的制作方法。

(2)展开纸粽,观察折痕,讨论折纸粽的方法。

(3)借助步骤图,整理折纸粽的经验。

3、折叠纸粽。(引导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通过看图示、观察小朋友制作等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

4、将幼儿制作的纸粽用针、线串在一起,布置环境,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6

一、设计思路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情感,丰富生活经验,所以端午节我们开展了“品味端午,传承文化”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二、活动主题

品味端午,传承文化

三、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做香袋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__月__日

地点:幼儿园操场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包粽子的过程步骤

2、粽叶、糯米、其他配料

3、布块、针、线、菖蒲、香药、朱砂等

4、小桶、赛龙舟的视频、纸箱龙舟

六、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辞

2、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

3、每班幼儿家庭分两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幼儿与家人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幼儿与家人一起做香囊

4、《粽子接力赛》

各班准备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游戏规则:幼儿抱紧家长,家长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小桶里,下一位,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5、幼儿相互赠送礼物(粽子、香包),并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6、观看赛龙舟视频

7、做龙舟(手工创作)

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8、《赛龙舟》亲子游戏

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或者其他障碍物)。

游戏规则:每轮游戏两组,每组两艘船,进行比赛①幼儿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②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③家长与幼儿为一组,进行比拼。

七、活动结束

主持人总结

附: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39;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楚国。他爱护百姓,帮助楚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变得很强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奸臣们看见楚王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兴,经常凑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们拼命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动员楚王相信最强大的敌国——秦国的话,放弃跟其他小国家做朋友。屈原坚决反对楚王相信敌人的话,一再劝说楚王不要与周围的国家绝交。楚王非常生气,撤掉了屈原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坚持与周围的国家断绝了朋友关系。

秦国见楚王中了计,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国。楚国被打败了,楚王也被秦国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国。

屈原虽然被免除了官职,但他非常关心自己的国家,他担心楚国的命运,常常整夜睡不着。在听到楚国被打败、楚王死在秦国的消息后,他非常伤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几天,来到了汨罗江边,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

屈原死的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老百姓们听说后,争着划船,到处去捞屈原,赛船的风俗就这样形成了。为了纪念屈原,人们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7

一、活动来源: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39;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中、大班年龄段节庆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三、大班节庆活动实施概况

1、屈原的故事(语言

2、观看赛龙舟(社会

3、我爱吃粽子(科学)

四、节庆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3、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4、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五、家园共育: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可以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8

活动目标

1.调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过的传统节日之一。

2.积极和同伴交流分享,练习包粽子,获得更多端午节的经验,体验端午节的民俗氛围。

活动准备

粽叶、泡好的米、枣、细线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交流,说出端午节的名称和日期。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叫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2.与幼儿一起探讨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1)与幼儿一起阅读故事《端午节的由来》,让幼儿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确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所以就定这天为端午节。

(2)交流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带香囊或五彩线。提示幼儿可用语言表达、图片绘画、动作表演等方式表现这些习俗。

(3)组织幼儿观看教师教学资源,了解端午节各地风俗,获得更多有关端午节的经验。

3.节日体验活动:包粽子。

用粽叶将泡好的米和枣包住,然后用绳子捆好。提醒幼儿用米不要太多,粽叶要把米包紧,扎结实。

4.节日分享:将包好的粽子分给小班的弟弟妹妹或老师,进行分享活动。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9

绘画“端午节”

一、活动要求:

根据幼儿自己已有的经验,想象并表现端午节的快乐。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丰富有关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三、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察粽子、蛋网、艾草、龙舟等物品,结合屈原等故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端午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力。作品评析及展览。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交流过节的感受。

端午节赛歌会

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大班:“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活动

第一组: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与妈妈一起做香囊

方法:给每位小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

新意之处: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在于让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第三组:与妈妈一起编蛋网。

最后,幼儿相互赠送礼物,并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欢乐的氛围中,我们的活动也该结束了。通过这次亲子活动,感触一定都很深。小朋友们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展示了良好的积极合作精神。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10

一、活动时间:

__年__月__日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独自参与团体活动,体验团体生活的乐趣。

2、体验短时间离开家长,适应过团体生活。

三、活动准备:

跳跳糖每人一份。

四、活动过程:

1、早餐(提出要求:进餐时注意安静,坚持桌面卫生。教育幼儿不挑食,并学习使用擦嘴布。)

2、游戏活动:开心跳跳糖

(1)教师用漂亮的糖果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介绍糖果的名称。

(2)教师将糖果的外包装撕开,一点一点故作神秘的将里面的糖果拿出来,请孩子观察糖的颜色和形状。

(3)品尝跳跳糖并交流吃跳跳糖的感受。

(4)用肢体表现吃跳跳糖的感受。

3、各班根据本班孩子情景组织小游戏。

如:小一班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小二班游戏:彩虹伞

小三班游戏:开火车

小四班游戏:神奇的手指

小小班游戏:桌面建构游戏

4、给幼儿发礼品。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11

一起过端午

主要涉及领域:

综合

1、通过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端午节的相关经验。

2、在“大带小”活动中,增进关心弟弟、妹妹的情感,体验与弟弟、妹妹共度节日的快乐。

3、师幼共同搜集端午节的&39;资料并布置环境。

4、师幼共同准备端午知识竞答题、龙舟拼图、端午食品头饰等。

5、师幼共同准备才艺展示节目。

6、端午美食。

7、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话题。

8、大班、小班幼儿混合编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组,交代活动规则和要求。

9、才艺展示及游艺竞赛活动。

(1)情境表演:《端午节的传说》。

(2)以新编小组为单位开展知识竞答:

①端午还有哪些名称?

②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③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吃粽子?为了纪念谁?

④端午节挂“五端”,是哪“五端”?

⑤端午节吃“五黄”,是哪“五黄”?

⑥端午节,人们为什么给小孩子带五色香囊?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如:包纸粽子比赛、拼龙舟竞赛等)。

(4)幼儿才艺表演活动。

4、“大带小”端午美食品尝活动。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1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香包,了解香包的制作方法和作用。

2、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制作香包的基本要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前期准备:幼儿和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香包。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已有过使用针线的基础。

2、教具准备:制作课件:端午节的由来

3、学具准备:制作香包的香料,各种材质的布(纯色、花色),针线,棉花,彩色缎带,剪刀,各种彩纸,糖纸、包装纸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观看《端午节的由来》,导入课题。

a。提问:“端午节是哪个国家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几月几号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大多数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的,渗透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b。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将课前了解到的端午节的习俗讲给大家听。(带香包,喝雄黄酒、长命缕、吃粽子、绿豆糕、炸油糕等)

2、教师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桌上放置的各种各样的香包。

提问:“你看的香包是什么样的?用什么制作出来的?有什么味道?佩戴香包有什么用呢?”

3、教师出示制作香包的材料,示范香包的简易制作过程:

a。剪布料——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缝制——绑丝带

b。选择纯色布料剪成自己要的形状——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剪彩纸为各种形状粘贴装饰香包——绑丝带

c。剪糖纸或者包装纸——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扎眼——绑丝带

教师对幼儿正确使用针线提出要求(如不用的针要插在针线包上,放置在针线筐内)并进行剪刀的安全教育。

4、幼儿自由选择组制作香包,鼓励幼儿合作制作,互相帮助,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收口,特别注意提醒幼儿针线、剪刀的使用和放置。

5、将幼儿制作好的香包悬挂在教室内,幼儿共同欣赏,发给幼儿佩戴在身上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全国各地有关端午节习俗的有关图片,布置端午节的主题墙,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感受祖国的悠久文化。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13

绘画“端午节”

一、活动要求:

根据孩子自己的经历,想象并表达端午节的快乐。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丰富关于端午节的民俗。

三、活动流程:

让孩子观察粽子、蛋网、艾草、龙舟等物品,结合屈原等故事,在自己的脑海中画出端午节。孩子的操作,老师的观察指导。鼓励孩子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力。作品的评价和展示。引导孩子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交流对假期的感受。

端午节的宋节

请各班小朋友表演并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5月5日是端阳。门口放满了艾草。吃粽子,撒糖。龙舟闪亮下水。

小(2):5月5日,是端午节,提着竹篮入谷;溪边的百草,最香的&39;是菖蒲。

中班:五一,天气热,放下锄头休息;这座山微风习习,杨梅红血流不止。

大类:“棕色气味,芳香的厨房。艾叶又香又香。大门插着桃枝,出门可以看到麦二是黄色的。这里端阳,那里端阳,到处端阳。

熟练的母亲竞争—家庭活动

第一组:和妈妈一起做粽子。

第二组:和我妈妈一起做香包

方法:给每个年轻队员分发一条彩色的丝绸、一条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芳香的药物和一副针线活。如果没有香药,可以用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个年轻的玩家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小香囊,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祝福的话,并缝在香囊里。要求针脚整齐,外观美观。香囊做好以后,可以带着,也可以送给别人。

新思路:小孩子戴香包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据说有避邪祛疫的意思。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用绢布包裹,香气四溢。然后用五色丝线将香囊串起来,做成各种形状和琴弦,精致可爱。这种方法的新思路是让孩子自己做香囊,要求在香囊里放上祝福或祝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孩子喜欢动手的要求,又符合孩子稚气的性格。做香包。用布做一个小布袋,向药店要或买五种中药面,缝紧在小布袋里。戴在儿童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灾。

第三组:和妈妈一起织蛋网。

最后,孩子们互相送礼物,并对同伴说祝福。

活动结束

在这里,我代表所有的幼儿园老师,祝所有的家长和孩子节日快乐,家庭幸福!亲子活动结束,每节课组织孩子和家长分享好吃的粽子。

在愉快的气氛中,我们的活动应该结束了。通过这次亲子活动,我一定感触很深。孩子们表现出了他们的个人魅力,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表现出了积极合作的良好精神。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1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香包,了解香包的制作方法和作用。

2、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制作香包的基本要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前期准备:幼儿和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香包。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已有过使用针线的基础。

2、教具准备:制作课件:端午节的由来

3、学具准备:制作香包的香料,各种材质的布(纯色、花色),针线,棉花,彩色缎带,剪刀,各种彩纸,糖纸、包装纸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观看《端午节的由来》,导入课题。

a。提问:“端午节是哪个国家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几月几号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大多数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的,渗透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b。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将课前了解到的端午节的习俗讲给大家听。(带香包,喝雄黄酒、长命缕、吃粽子、绿豆糕、炸油糕等)

2、教师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桌上放置的各种各样的香包。

提问:“你看的香包是什么样的?用什么制作出来的?有什么味道?佩戴香包有什么用呢?”

3、教师出示制作香包的材料,示范香包的简易制作过程:

a。剪布料——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缝制——绑丝带

b。选择纯色布料剪成自己要的形状——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剪彩纸为各种形状粘贴装饰香包——绑丝带

c。剪糖纸或者包装纸——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扎眼——绑丝带

教师对幼儿正确使用针线提出要求(如不用的针要插在针线包上,放置在针线筐内)并进行剪刀的安全教育。

4.幼儿自由选择组制作香包,鼓励幼儿合作制作,互相帮助,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收口,特别注意提醒幼儿针线、剪刀的使用和放置。

5.将幼儿制作好的香包悬挂在教室内,幼儿共同欣赏,发给幼儿佩戴在身上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全国各地有关端午节习俗的有关图片,布置端午节的主题墙,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感受祖国的悠久文化。

幼儿园端午节及父亲节主题策划方案篇1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71183